某某校教育科研管理實施細則
某校教育科研管理實施細則
深化教科研工作,是促進我校特色發(fā)展,促進新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保障,為切實提高教科研工作實效,使之常規(guī)管理有章可循、操作方便,形成良性循環(huán),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先導工程,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新的生長點。
第二條學校實施'科研興校'戰(zhàn)略,倡導廣大教師做研究型和學者型相結合的新一代創(chuàng)新型教師。
第三條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應以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為宗旨,以應用研究為主,開展群眾性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教科研活動應體現(xiàn)于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作用于教育科學實踐。
第四條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工作是每一位教職工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任務,教師是學校教科研工作的主力軍。行政領導、教研組長、年級組長要以身作則,勇于探索,大膽實踐,求實務實,作好表率作用,克服形式主義。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五條學校成立校'教育科研領導小組',加強對教科研的計劃管理、制度管理、隊伍管理、過程管理、成果管理、檔案管理、經費管理,圍繞教科研充分發(fā)揮咨詢和動力作用。
第六條學校設立教科室,具體負責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組織、實施、管理、考評。
第七條學校教科研工作接受上級教科研部門的業(yè)務指導。
第三章 教科研隊伍管理
第八條行政領導、教科室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必須帶頭開展教科研工作,切實加強教育科研理論的學習,積極投身教育科研實踐,并結合實際主持一項校級以上課題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養(yǎng)和教科管理水平。
第九條全校專任教師必須結合實際開展一項校級以上(含校級)課題研究。
第十條學校積極鼓勵青年教師開展教科研活動,培養(yǎng)并形成一支有志于教育教學改革、想科研、會科研、善科研的優(yōu)秀教師隊伍。
第十一條對在教育科研中取得成績的老師在評優(yōu)、職評、晉級等方面予以優(yōu)先。
第四章 課題管理
第十二條 教科室負責每年制訂教育科研課題指南,為教師選擇申報課題提供參考。
第十三條 課題選擇應以應用性研究課題為主。教研組、年級組及各科任教師應根據(jù)學科特點選擇合適課題,一般教師主要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骨干教師應進行較為深入的課題研究。
第十四條 教師申報課題應填寫課題申報表,并制訂較為具體的實施計劃,報教科室審批并備案,校級課題實施周期一般為一年。
第十五條 教科室負責學校教師課題的申報、審批及檢查實施工作,并積極向上推薦學校的優(yōu)秀課題,爭取成為市、區(qū)立項課題。
第十六條 教科研領導小組、教科室負責校級課題的考評鑒定工作,結題時課題負責教師須填寫課題實施簡況表,并遞交相關研究成果報告(論文)一篇。
第十七條 學校要集中力量保證市、區(qū)級立項課題的實施。
第十八條 課題研究實行組長負責制,學校保證組長職權利同步到位,并在經費上予以保證。
第十九條 學校每2個月召開一次行政擴大會議,匯報交流各課題進展情況。
第二十條 學校對各組教科研的實施情況,進行階段性的檢查測評,研究分析和指導,整個過程結束,將組織驗收,對達到預定目標及效果明顯者,根據(jù)評估方案的具體要求認真進行等級評定,并給予獎勵。
第二十一條 各課題組、課題承擔教師可根據(jù)課題的選題合理性、計劃可行性、過程連續(xù)性、成果推廣應用性向校教育科研領導小組、學校申請教育科研經費。
第五章 資料信息管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圖書室負責向教師推薦、訂閱教科研信息資料、專業(yè)書刊。青年教師至少訂閱一種與學科教學直接相關的業(yè)務刊物。
第二十三條 每位教師必須注意資料的積累和交流,所做資料積累提倡在網(wǎng)絡上交流。圖書館、檔案室應定期對各種原始資料進行積累、收集、分類、編目、歸檔、保管,并力求便于查閱利用。
第二十四條 學校保證教師參加與本學科直接相關的教研學術交流活動。
第二十五條 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素養(yǎng),學校定期邀請專家、學者作教科研講座,每學年不少于2次。
第二十六條教科室要及時更新教科研網(wǎng)站,及時為教師提供科研動態(tài)進展。
第二十七條 專任教師每一學期至少撰寫一篇教育科研文章,教科室要重視積極向市、區(qū)報刊推薦教師的優(yōu)秀論文。
第六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八條 學校及各組要及時發(fā)現(xiàn)、總結、推廣在教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
第二十九條 每年組織不少于一次育科研成果交流會,學校集中開展論文交流、評比以及對教科研成果的鑒定推廣。
第三十條 學校對各課題的階段性成果要及時組織公開教學觀摩活動,采取聽課、測查、展示、專題研討、講座、報告會、現(xiàn)場會、學術交流、論文推薦、媒體宣傳等不同形式進行宣傳推介,使科研成果轉化為教育生產力,促進教改深化,教育發(fā)展。
第七章 投 入
第三十一條 時間投入:學校安排一定的教科研時間,安排教師定期聽理論講座、專題報告等活動時間。
第三十二條 經費投入:學校從實際需要出發(fā),每學年撥配相應科研專項經費,用于調查、實驗、資料、物品購置和評獎、出論文集等開支,以利教科研工作正常開展。
第三十三條 人員投入:全校每位教師必須根據(jù)學校的總體安排,樂于承擔教科研專題。
第八章 評比和獎勵
第三十四條 每年由校教科研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教科研成果評比,對在教科研工作中取得成果的有關教研組、年級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獎勵辦法除考核方案有關規(guī)定外,再設創(chuàng)新教育特別獎。獲獎情況與考核評優(yōu)、晉級相結合。
第三十五條 學校實行學術帶頭人的評選制度:必須曾主持過或正在主持市級以上課題研究,每年有市級以上論文發(fā)表或獲獎。其他參照校學科帶頭人的評選方法。
第九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本辦法由學校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實行。